刘志军,2001年毕业于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国家级手球裁判员。大学期间,由于对手球运动的喜爱,在王耀庭老师的启蒙下,开始手球裁判员学习生涯。十几年来,在多项全国和市级赛事的执裁过程中,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努力践行着自己的人生座右铭“踏踏实实做事,规规矩矩做人”,对于自己喜欢的手球事业全心全意付出。

初识手球 产生兴趣
刘志军不是专业手球运动员出身,上大学前对手球并不了解,也没有接触过手球运动。在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通过辅修课开始接触手球。当时给他们上课的王耀庭老师在年轻的时候是非常优秀的手球运动员,而且是前国家女子手球队的主教练。刘志军在课程学习当中发现,手球运动充分体现出运动员在场上的拼搏精神和团队意识,手球比赛的节奏快速、连续,运动员在比赛中身体对抗很激烈,攻守双方的身体接触非常频繁,场上动作非常精彩,有很高的观赏性。于是,刘志军在大三继续选修了王老师开设的手球裁判课程,逐步走上手球裁判的道路。

学习理论 加强实践
作为一名手球裁判员,刘志军一直把学习作为获取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为此,他积极参加各类裁判员培训,加强学习裁判理论知识,钻研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在临场执裁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切实做到了用理论武装头脑,及时掌握“最新”的比赛规则。
刘志军非常注意执裁的公平公正,他凭借着多年的手球执裁经验,以及练就的良好心理素质和抗干扰能力,在执裁过程中认真专注,确保每一项判罚都合理、适度。他说,执裁结果关乎到每一名运动员的成绩和荣誉,必须要公正、严谨。

不忘初心 展望未来
在从事手球裁判员这些年当中,刘志军参与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江苏世界女子手球锦标赛、第11届全运会等比赛的执裁工作。在采访中,他表示,手球裁判作为自己的爱好会一直坚持下去,现在每年都要参加全国手球裁判员的培训和考核,从19年开始还参加了手球裁判长和技术代表的培训。目前北京市的比赛偶尔会担任临场执裁工作,但更多的时候是担任比赛的技术代表、裁判长工作。此外,刘志军作为北京市手球运动协会裁判委员会的副主任,他将和几位同仁一道努力,积极配合,组织开展好北京市各级各类的手球比赛,不断推动北京手球运动的发展,同时加强年轻裁判员的培养和培训工作,争取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年轻裁判员。

刘志军热爱手球运动,多年的执裁生涯,敬业奉献、孜孜不倦。现在,他仍然用炽热的情怀,满腔的挚爱,在为他热爱的手球事业而执著辛勤地工作着,在平凡的执裁工作中不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